现代教学活动的主要环节
1.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及课后总结等。
备课。备课就是在对所讲授内容加以深刻理解,并对讲授内容的结构进行安排和设计后所形成的课堂教学的方案,表现在书面上就是对课堂讲授内容和课堂结构设想所形成的教案。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上课。上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师的备课最终都要落实并反映在每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遵循教学的原则,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有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多方面的能力,就是教学。在课堂的结构安排上一般以备课中的设计为准,也要根据课堂的具体进展状况灵活、机智地处理意外情况,调整教学安排。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要避免使用单一的教学方法。
课后总结。课后总结的具体内容要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主观上讲,教师每次讲完课后,要及时对课堂结构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语言的表达是否清晰等方面进行总结,找出优点和不足;从客观上讲,要善于从接触学生和批改作业中获得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找出可以总结为经验和教训的地方,为下一堂课做好准备。
2.实验课的教学
实验课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些理工科大学来说,实验课尤其重要。一般由学校安排一定的课时和实验课教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或其他手段,进行独立操作,人为地引起事物或现象的变化,从观察这些事物或现象的变化过程来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学知识。实验课具有课堂讲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直观性、操作性以及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是实验课教学的主要特点。同时,长期、规范的实验课教学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实验技能和创造性,并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3.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结,对教学起着检查、巩固和提高的作用。毕业设计或论文与其他教学环节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独立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对于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既可以全面检查学生基础理论掌握的情况、技能的熟练程度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毕业设计按其题目的产生方式、设计过程和内容过程的差别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以工程机械或工程结构的设计为主的设计类题目和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论文类题目。其中文史哲、法律、管理等科,一般是就本专业研究领域内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科学研究并作出相关论文;理工科则多选择设计类题目,一般来自于生产实际中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斯宾斯报告》提出的主要建议 | 《哈多报告》的主要建议 |
文化理论产生的主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