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德国留学一般准备多少钱,选择出国留学是很多留学生关注的问题,那么本文就给大家介绍下去德国留学一般准备多少钱的问题。
首先,国家最新通过了一条新的法律,出国人员可以兑换与5000美金等值的外币。以前的2000美金对出国留学的人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现在提高到5000美元,可以说政策已经宽松了很多,也人性化了很多了。
但是,德国是欧元国家,本国之内,不但不能使用美金,而且在银行存美金也会有问题,一般银行的工作人员都会把您的美元按照当日的美元兑换欧元的汇率将现金转换后存入您的账户,而且,转换现金手续要持续大约一周时间(没有手续费),也就是说,在您存美元进入账户后,大约一周以后才可能从您的账户上面体现出等值的欧元来。那么,到底怎么带外汇,带何种外汇到德国比较值得呢?
外币是可以携带的,而且在海关是不必申报的,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外币在海关被没收。本人的经验,电器产品是必须的,我每次都申报了,但是回来的时候走绿色无申报通道,带回来的那些电器从来也没有遭到拦截;美金,我想申报,但是海关工作人员说,外币不必申报。(此情况仅限于北京首都机场出关)
携带外币现金的数量是不限制的,但是中国人喜欢带现金出门,绝对不是一个好习惯。在德国曾经有同学丢失了几千美金,但是德国警察居然不相信有人在家中存放这么多现金,不安全啊!
现在欧元的汇率高居不下,我们手里的美金不但没有办法换成欧元,存进银行也很麻烦。因为欧元区大多数银行不受理单纯存储美金的业务, 而且,上文也提到,存入银行的美金必须以欧元形式提取。加上人民币本来就是联系汇率,美元涨,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才可能增长,所以带美金到德国,麻烦多多。
中国学生在德国,除了家境或机会很好的幸运儿,绝大多数都要面对拿1,2000马克艰难度日的时间。因此,节俭是我们每天生活中要经历的一件事。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谈一点省钱的办法及我的感受。 我是属于在国内工作了几年,才来到德国的。在国内的时候,经济条件不错,也算是属于花钱大手大脚的一类人。毕竟国内就是那样一个大环境,像有时应酬一顿饭上千块,在德国都是不可能的事。我刚到德国时,第一次印象深的省钱概念是去买米,当时也不知道有ALDI和REAL的便宜商店,也没有ABCDV这种网页来告诉我们在德国的生活。所以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地就扎进了一间日常生活用品的零售店。现在看来,人刚到德国时,如果不知有便宜店和贵店的区别,可能代价达到上千马克。我那次其它东西记不清了。光一包米就3个多马克,给我印象很深。当时还在想,德国的米这么贵。一周之后,在热心人的指点下,知道那些便宜店,也知道自己冤枉钱的去处。比如那包米,在ALDI(可能我们很多中国学生都常吃的那种米)才五十九芬尼。价格几乎差了整整五倍,而吃起来的味道呢,恐怕差别只有在心理上的。 从那以后,在国内从不关心日常小事的我。到了德国之后,却也渐渐对柴米油盐这些每天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精确地在脑中计到了个位数。另外一个现象是在德国,感觉钱是非常地珍贵,因为好东西太多了,几乎每多一个马克,都能有多一个马克的价值。从一样小吃到奢侈一点的电器,无一不让你感到钱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