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不能左右一切 高等教育普及时代的音乐教育

来源:未知 yangliu 发表于:2011-01-07 14:40 点击:

  “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音乐才能方面的条件,对孩子的制约不在于能不能学艺,而在于能学到什么程度。如果仅仅把学琴当做业余爱好,那么大多数人都有学艺的条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所有孩子都能够学习至少一种乐器,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有好处的。”面对又是一年艺考时,面对并不轻松的音乐考试,艺术教育的专家给出很好的指点。

  艺术的修炼

  应该是全面的

  董建成:绍兴市小燕子艺术中心主任

  音乐也好、美术也好、舞蹈也好,都是一种完人教育。艺术的修炼应该是全面的,孩子要吃五谷杂粮,但是,也要避免添加毒素的‘食品’。在我十几年从事的艺术培训经历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不少误区。

  天赋不能左右一切

  “这孩子手的条件能不能学钢琴?”“你看这个孩子能跳舞吗?”“老师您给鉴定鉴定,我家宝贝有没有学小提琴的天分?”很多家长在把孩子交到小燕子艺术培训中心时,总要先打听这一类的问题。不少家长认为,学艺术是必须具有天赋和身体条件的,没那个先天条件就别浪费精力了。

  其实,无论是自然条件还是音乐才能方面的条件,对孩子的制约不在于能不能学艺,而在于能学到什么程度。如果仅仅把学琴当做业余爱好,那么大多数人都有学艺的条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所有孩子都能够学习至少一种乐器,这对孩子的全面发展是有好处的。

  相互攀比害处大

  “人家孩子3年级钢琴都考到8级了,你和别人一样大,怎么学琴就这么难呢?”我的一位朋友老是这样责备自己的孩子,为了加快进步,他还给孩子请了位钢琴家教。今年寒假期间一定要让他有个飞跃,不然人家都学完了,他这边慢吞吞地过不了级……

  有的家长集中精力忙孩子课业,忘记了曾经要把素质教育坚持到底的豪言壮语……其实,现在很多学艺的家长都非常开明地表示:“我们孩子就是业余学学,不搞专业。”

  如果家长并不打算让孩子搞专业,就要在自己心里把进度、成绩放在次要位置。家长需要考虑的是,怎样使孩子在适度的努力下继续下去,并且让孩子从中获得快乐。很多家长送孩子学琴的目标就是让孩子拿到10级等级证书,孩子一旦完成就等于艺术生涯画上了句号,其实这样的做法大大破坏了对孩子艺术修养的培养……

  家长不要当监工

  报名的是孩子,但拿着笔记本苦记技术要点和练习曲目,追着老师勤问不已的不少是家长。学琴的孩子身边通常有这样尽职的家长,只要孩子弹奏错了音,他们就会立刻出现:“怎么这么不用心?”“这里不是提醒过你了吗?”然后监视孩子反复练习……

  可怜天下父母心,把孩子送去学艺术的家长绝大多数是对孩子充满美好的期望,也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他们陪学主要是怕孩子错过学习音乐的关键点。花了这么多钱和时间在音乐学习上,如果不认真学,太不划算!在家长这样的心态下,孩子的学习成果往往会事与愿违。首先,孩子学乐器或舞蹈的时候,家长像监工一样盯着孩子,会大大破坏孩子学艺术的情绪氛围。其次,如果从学艺当初,注意识谱、音准、动作等要求,就由父母全面“包办”,那么学艺中孩子会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所以建议家长送孩子学艺,也要学会放手,这样孩子快乐,家长轻松。

  不要让音乐艺考

  成为独木桥

  秦润明: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秦润明教授

  艺术不是想当然,道路非常曲折,不少家长和考生存在不少误区,我在这里要对家长和学生提出几点忠告。

  天分和兴趣缺一不可

  学艺术还是得有悟性的,不是说什么人都能在艺术领域游刃有余。虽然“勤能补拙”,但只有勤奋却无天分是万万不可的。很多家长只是因为孩子功课不好就让孩子学艺术,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现在还有一些家长,他看好的不是孩子的发展,而是看好艺术类专业就业容易、赚钱快,就把孩子硬往这条路上撵,如果孩子兴趣不大而被强迫着参加培训、考试,孩子会很痛苦,心理压力非常巨大。

  再说句实在话吧,学音乐花钱多,家长不可能不求回报。作为家长、考生,在上大学之前,就要考虑到就业。我在广西音乐学院执教的时候,碰到过这么一个例子,家长把孩子送到培训班之后,就转身去踏三轮车了,拿这么辛苦赚来的钱,送进这么一个无底洞里,家长、学生压力想必都是非常大的。我们的老师,辅导一个小时就要200-300元人民币,踏三轮车一天才能挣多少?想一下,如果考生本身天分一般、兴趣不大,又不能在大学中得到高质量的专业培养,就业堪忧。那何苦非要走一条又贵又难走的路呢?

  专业的老师不一定教出好学生

  如果孩子对艺术兴趣浓厚,又不无天分,我也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意愿。一旦做出决定,作为艺术生的家长就要荣升“后勤部长”了。

  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培训班和老师是第一步。选择办学正规的班、负责的老师,必要时可以试学一段时间再做决定。到备考冲刺阶段,考生往往会到考试举办城市或者学校所在城市参加培训。此时,对于培训班的选择,要注意根据拟确定的考学目标选择正规培训班。家长要真正了解孩子的潜力,不要自我贬低,也不要盲目拔高,做出不切实际的决定。

  但是,我还是要在这里给家长泼一点冷水:专业的老师不一定教出好的学生。因为,因人而异、因材而已,没有人能够打包票的。

  家长还须是一个合格的“心理疏导者”。在艺考路上会遇到种种困难,家长都要和孩子共同面对。当孩子会遇到学习、生活、情绪或相处上的问题,家长都要及时发现,有效沟通,帮助克服。

  靠实力不要“旁门左道”

  艺考曾经是升学的捷径,但这只是“曾经”。如今,艺考早已经被越来越多盲目投身其中的考生合力变成了狭窄的小桥。

  对于热得烫手的“艺考”,教育行政部门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予以“降温”。比如,从2004年开始提高考生的文化课成绩的要求,2006年停止艺术类专业招收免试生工作;从2007年开始鼓励省级招办组织艺术类专业统一测试;从2010年开始,再度调高艺术考生文化课要求5个百分点,并大力度清理整治非艺术专业按艺术招生现象。如今,艺考不再是升学捷径。

  提醒考生家长,艺术考试的“校考”中,招生院校的考试科目时有不同,艺术类专业录取时,录取规则也不尽相同,给人感觉招生院校、老师们生杀予夺的权力很大。这并不是个别人认为的是为了徇私舞弊,而是不同院校根据本校专业的特点、对考生的要求而确定的。

  我也听到了一些家长在考试、录取时,想通过不正当手段为孩子买到合格证、买到录取通知书的事情。“无功而返”的尚属幸运,被骗子骗得人财两空的才是欲哭无泪……

  但愿音乐艺术考试,不是“入仕”找工作的独木桥!

中国艺术生高考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感谢中科鸿基提供服务器网络支持
Copyright © 2007-2011 a211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