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实地探访川美 揭秘真实美术高考背后故事

来源:互联网 admin 发表于:2010-08-17 17:21 点击:



2008年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高考报名现场

美术高考现场

四川美术学院门口著名的涂鸦

四川美术学院校园一角

  面对凡·高那幅著名的《向日葵》,你相信那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吗?你从那些鲜艳的色彩里看懂了什么?如果你什么都没看出来,千万别因此伤了自尊,看低了自己。

  因为看不懂的,远不止你一个人。很多未来的“美术家”们,用“专业”眼光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他们更困惑:“那玩意儿怎么就能值那么多钱?”

  这些“美术家”,便是每年高考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参加“美术高考”的高中生。

  一支画笔,几张白纸,画上一些线条,涂上几块颜色,然后就可以上大学了。面对竞争激烈的统一高考,近几年来,“美术高考”日益升温,许多高三学生,纷纷选择了这条通往大学的“捷径”。

  每年暑假开始,众多打算参加“美术高考”的高三学生,便会陆续离开学校,带着大把的钞票,奔赴各地美术院校所在地,去那些散落在院校周围大大小小的画室里,报名参加美术专业强化学习,备战第二年上半年举行的专业考试。专业考试结束后,再返回学校学习,为6月份的高考文化成绩,继续拼命。

  据大概统计,2008年,全国参加“美术高考”的学生人数已超过百万。他们当中,有的颇具艺术天赋,有的则是第一次拿起画笔;有的是为追求艺术之梦而来,有的则是为好玩而来;有的能将心中的色彩涂抹得美不胜收,有得则能将眼前的苹果硬生生地画成梨的样子……

  2008年全国美术联招考试前夕,《课堂内外》高中版的记者来到著名的四川美术学院,走进聚居在美院周围的美术高考生部落,和众多来此进行考前强化学习的考生面对面,记录下他们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美术考生特写:被画画改变的假小子

被画画改变的“假小子”姜艳玲

  被画画改变的“假小子”

  姜艳玲,女,四川省南江县南江一中高2008级

  姜艳玲所在的画室叫“金榜108”,在一栋居民楼的最底层。2007年8月28 日,她就到了这里,已经呆了4个月。

  初中毕业时,她以“体育特长生”考进了县中的第一届艺体班,进入高中后却转学美术。在学校里,她每天上两节美术课,下午课后和晚自习前的时间再补小课。小课得另外给老师每学期交650元学费。她的文化成绩在班里属中上游水平,平时的平均成绩在 0分左右。

  选择“美术高考”这条路,姜艳玲说,更多地还是为自己的将来考虑。要考上一所好大学,这是一条捷径,对文化成绩要求低,也能和兴趣对上。她认为在高中专攻文化课,是一件很无聊的事情,而学美术,是一种境界,家里也支持。

  学画的过程中,对她刺激最大的,就是自己的“艺术天赋”被老师严重低估。这让她很受伤,倒也激发了自尊心和上进心,发誓一定要努力考上一个好的美术学院给老师看。

中国艺术生高考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感谢中科鸿基提供服务器网络支持
Copyright © 2007-2011 a211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