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快发展苏北、均衡全省高校布局,于1985年在连云港市创办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1998年5月、2000年1月、2002年8月,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
淮海工学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加快发展苏北、均衡全省高校布局,于1985年在连云港市创办的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1998年5月、2000年1月、2002年8月,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淮海工学院。1993年6月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 8月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学校1999年9月被中国教育工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3年9月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学校”,同年底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文明单位标兵”,2004年3月被全国绿化工作委员会表彰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经过二十多年建设和发展,淮海工学院已经成为江苏一所有水平、有实力、有特色、有地位的高等学校。
学校目前占地2166亩,固定资产总值6.5亿多元,校舍面积近50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16500多人,教职工1600人。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海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东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大学外语部,设置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等50个本科专业,专业门类覆盖了工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农学、法学、经济学七大学科。
学校拥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942名专任教师,429位教师具有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5%,其中正高106人;630位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8%,其中博士132人,硕士498人。60多位教师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聘为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和博士生导师。近几年,有1位教师荣获“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称号,1位教师被列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位教师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称号,2位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10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位教师享受连云港市政府特殊津贴,10人次被列为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8位教师被列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新世纪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38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名教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9人获得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资助,70人被列为连云港市“521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选。
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求生存,努力培养面向地方、面向基层、满足“上手快,后劲足”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成了包括数十门课程在内的数字化精品课程平台;按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思路,积极探索教学考试方法,建成了网上考试平台,计算机基础、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已经部分采用网络考试模式。2001年,“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获得教育部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服务区域经济,凝练海洋特色——地方院校涉海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大学生机器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苏北高校机械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等8项教学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GPS定位与导航》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等数学》、《VFP 程序设计》、《管理学原理》等15门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水产养殖学”、“地理信息数据采集与处理”等8个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近几年,我院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获奖300多项。其中, 2004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2个全国一等奖,在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电脑网络大赛中夺得金奖; 2005年在中国机器人大赛上获得二等奖;2006年在江苏省机器人大赛中获得高校组冠军,2007年“百思科技创业团队”在江苏省第四届创业计划大赛获得一等奖;2008年在江苏省第六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一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的好成绩,一名学生获得江苏省索迪杯新锐软件大赛决赛季军。2003年以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建校二十二年来,淮海工学院立足连云港,服务江苏,辐射全国,向社会输送了两万多名合格的本专科毕业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有的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有的已经成为国家级和省级青年学者,还有的自主创业,成为商海之中的弄潮儿。2003年团中央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2005年江苏团省委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苏北计划”以来,我校共有134名应届毕业生积极响应号召,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西部山川和苏北平原奉献青春,展示风采。1人荣获团中央颁发的2004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2007年江苏省实行“村官”计划以来,我校共有 91 名同学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满怀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远大抱负,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到苏北经济薄弱村担任“村官”,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本领为农民群众服务,把现代知识传授给农民,把现代文明传播到农村,帮助贫困村早日改变面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 台州学院艺术学院 |
丽水学院艺术学院 | 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 |
泉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 | 安徽新华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