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英文全称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6月29日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
三峡大学(英文全称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是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6月29日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而成。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直属水利电力部,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1998年11月通过教育部立项审查,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学校具有61年的办学历史,其中举办本科教育30年,硕士研究生教育12年,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校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留学生及港澳学生招生资格,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及工程硕士培养资格。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目前,学校已成为水电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学校现有21个学院,55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8个;现有32个硕士点,5个工程硕士领域,35个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硕士点,有3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4个湖北省优势与特色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8259人,硕士研究生1488人,留学生432人,高职高专学生5224人,成人教育学生12000余人,本科自学考试助学班学生1342人。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606人,其中专任教师1402人,教授212人,副教授59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64人;有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岗位13个,已聘请楚天学者特聘教授9人,三峡学者特聘教授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3人,省级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6人,湖北名师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8人,湖北省新世纪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人选14人;有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354人;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及11位院士在内的271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学校占地面积3787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32.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亿元。建有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1座体育馆,1座综合训练馆;建有5个学生公寓小区,5个标准化食堂,有各类教学实验中心(实验室)63个,大中型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万台(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1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18万册,各类电子图书42万册(件);建有158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园网连通全校教学楼、办公楼、实验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网络设施先进、性能稳定,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
学校建有长江三峡滑坡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211工程建设项目),3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湖北省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水电科学研究院、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武陵民族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再生能源研究所、智能视觉与图像信息研究所、危急安全管理研究所、肿瘤研究所、新型能源材料实验室等6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监理、勘测甲级资质,水利工程设计、电力工程设计乙级资质,是国家电力公司授予的水电工程建设甲级监理单位,是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的电气设备检测中心、土木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厦门南洋学院艺术学院 | 海口经济学院艺术学院 |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艺术学院 | 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 | 广东商学院艺术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