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显示,1977年至2008年,中国大陆的1000余位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位成为学界、商界、政界等方面的顶尖人才,他们的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是过度炒作导致高考状元自我膨胀,还是社会过分关注寄予了不切实际的希望?高考期间,这一话题再次引起关注。
调查报告:高考得意,职场难为
中国校友会网曾经发布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这份报告给高考状元的崇拜者们狠狠地泼了一瓢冷水1977年至2008年的高考状元,几乎没有一个成为做学问、经商、从政等方面的顶尖人才。
报告认为,状元普遍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轻视了职业规划,导致最后的职业成就低于社会预期。
九成状元有京师情结
调查结果显示,1999~2008年,北京大学最受我国各地区高考状元青睐,就读状元高达385人;清华大学紧随其后,有255人,位居第二;其次是2005年才进入内地招生的香港大学有18人,高居第三。
1977年至1998年的高考状元就读专业的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而1999年以来的高考状元明显集中于热门专业,如经济管理、生命科学、电子信息、法学和计算机等专业。2008年,全国有近七成高考状元选择就读经济管理专业。
毕业后最爱做学术
在本次调查到职业状况的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近四成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从状元工作的领域来看,选择在学界工作的状元最多,约占总数的两成。其次是选择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部分选择自主创业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从事证券金融、媒体工作的状元也不少。
职场状元为何难觅高考状元
蔡言厚曾是中南大学教授,退休后任中国校友会网大学评价课题组学术负责人。作为国内最权威的大学评价咨询专家之一,他带领课题组完成了这份《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蔡言厚指出,大部分高考状元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社会期望相差甚远,在目前我国主流行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