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预科网了解到要高度重视志愿填报
通常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是“高考如同战场”,其实高考有两个“战场”,一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高考考试”;二是大家相对陌生的“志愿填报”。前一战场主要考学生、考分数;而后一战场主要考家长、考志愿。只有在两个战场上同时取得胜利,高考才能大获全胜。但是,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往往在第二考场上出现不利的结果。据统计,首轮不能正常录取的比例高达12%以上。以2011年为例,浙江省有理科3600多名考生、文科有近900名考生超过第一批重点线而不能被第一批重点院校首轮录取,其中包括660分的理科考生(排全省理科1500名左右)、630分的文科考生(排全省文科750名左右)。类似情况在第二批和第三批均有发生。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志愿填报,不要因志愿填报失误而留下遗憾。
高考志愿表要经过两道“关”
在填报志愿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上交的志愿表(实行网上填报)要经历两个环节,一是浙江省考试院根据“学校志愿”进行的投档环节,叫投档关;二是所投院校根据“专业志愿”的录取环节,叫录取关。第一关的投档环节是根据“平行志愿”原则来进行投档的,第二关的录取环节是由学校规定的录取规则来进行录取的。因此,在填报志愿前一是要搞清楚“平行志愿”原则,二是要搞清楚“专业录取规则”。
正确理解“平行志愿”投档原则
浙江省自2007年实行平行志愿政策,至今已经有六年了,但对于大多数的考生及其家长而言还是第一次面对,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平行志愿往往理解不全面甚至错误。
简单地说,“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就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首先,对同一类别的所有考生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这就是“分数优先”。然后,再逐个对考生所填报的平行志愿从A院校到E院校的顺序来进行逐个检索,被检索的志愿中一旦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这就是“遵循志愿”。
比如一个理科考生的成绩是620分,排在全省理科7000名。他到底会投到五所学校中的哪所呢?其结果往往取决于排在该考生之前的6999名考生有没有将他所填报的五所学校全都投满,或者说,该考生的命运取决于排在他前面的6999名考生。如果轮到该考生时,先看A,如果A院校还没有从前面6999名考生中投足计划名额,则该考生顺利投到A院校,反之则再看B,以此类推。如果五所学校都不能顺利投进,则只能参加“征求志愿”了。
需要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的是,当你投进某一院校时,该院校后面所填院校就自动作废了。因此,如果你第一关过了,顺利投进了某一院校,但如果没有被这个院校录取而被退档的话,那么也只能参加“征求志愿”。可见,过了第一关,还要过第二关。
了解学校的专业录取规则
能否顺利过第二关,取决于学校能否正常录取,而学校的录取是依据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根据学校所规定的“专业录取规则”进行的。不同的学校,其专业录取规则往往是不同的。希望考生及其家长一定要仔细研读学校《招生章程》中有关专业录取规则的具体说明。大致而言,学校专业录取规则往往在“分数优先”或“志愿优先”、有无“专业级差”、“单科成绩”、“身体要求”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要求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充分考虑学校的录取规则来进行安排。
善于规避平行志愿的风险
一是学校志愿投档风险。由于各批(每轮)平行志愿分别实行一次投档,即考生所填A、B、C 、D、E 五个高校志愿均为第一志愿,只有一次投档机会。考生被投到某院校后,不论被录取或因某种原因被退档,在本轮中其他志愿就自动“作废”,也就不可能再有“补投”到其他志愿的机会。此时,考生只能待本轮退档完毕后,填报征求志愿甚至降分征求志愿。这说明,平行志愿的设置虽然减缓了考生、特别是高分考生的填报志愿风险,但不等于每名考生从此彻底规避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