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 家长要懂得“无形”支持最重要

来源:互联网 admin 发表于:2010-08-30 15:39 点击:

除了寒窗苦读12年的考生,家长更像是热锅上的蚂蚁,要想帮忙不添乱,家长们该做些什么才好呢?

专家视角

高考决定人生 是一种认知缺陷

有的家长动不动就说考不好你这辈子就没出息,这样的话完全是一种误导,更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徐展老师说,家长高考前切忌用这种方法来刺激考生。只有适当的压力才能让人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家长不能把压力扩大化。通常,认为高考决定人生的家长自身在心理认知方面也是有缺陷的。

徐老师说,有几种不错的方法可以帮助考生疏导过于紧张的情绪。

第一,舒缓的音乐和足够的睡眠一样重要,它可以让考生头脑清醒,目前市面上也有专业的心理放松训练音乐,在教室、家里、公车上,都可以放来听听,每次10-15分钟为宜,每天1-2次。千万不要认为听音乐是在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它其实可以帮助考生提高复习效率。徐展老师说。

第二,可以启动自身的心理预防机制自我安慰法。徐展老师说,此时完全可以发挥阿Q精神,即明白全校、全市乃至全国考生都如此艰难复习,紧张、冲动、畏惧他们也是同龄人,大家的情绪都差不多,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把复习这件苦差事当成很快乐的事,学习起来自然轻松自如。

第三,树立自信心。时不时给自己鼓劲,平时努力了,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这次只要付出,高中升大学也一样会取得成功。

考前心理像皮球 正反施压都不好

李小晶老师说,不少家长喜欢考前有意无意地透露,某某邻居去年考上了名牌大学,你要是像别人一样,父母就光彩了,或者某某亲戚不努力没考上大学,现在工作都没找到这些语言对皮球来说都是不好的,正面例子会让皮球爆炸,而负面的例子则会让皮球泄气。

家长应该表现出一种宽容的心态,即无论孩子考上什么大学,家人都可以接受,那毕竟也是孩子用汗水换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在望子成龙的思想主导下热衷于给孩子购买营养品补脑,事实上,吃再好的营养品也不能帮助孩子增加知识。

有的家长还有高考强迫症,觉得不做点什么就对不起孩子,怕以后后悔,其实大可不必。李小晶老师说,家长不要刻意营造紧张气氛,想当然的认为这是帮助孩子发奋图强。现在孩子最需要的是自信和家庭的和谐,这比什么都重要。

家长自白

允许孩子找点业余爱好

父亲:段远林

儿子:陶源初,毕业于重庆市八中,现就读清华大学物理专业大一

家庭住址:沙坪坝区陈家湾189号7-4

助考格言:高考时也允许孩子有业余爱好,想吃啥吃啥,想玩啥玩啥,把高考当成平时测验,轻轻松松进考场

去年高考时那段黑色六月,在段远林看来,似乎和平时并没差别。

段远林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离高考还有十来天,每次陶源初下晚自习回家,他都叫儿子过来看看电视。周末,陶源初说复习任务完成了,然后段远林会随儿子的意,让他去陈家湾的网吧看电影、打游戏。

其实,段远林并不是一个教育专家,他只是一名厨师,不过,平时他喜欢和儿子交流,也对儿子的学习习惯和责任心给予充分信任。唯一的担心是在高考前半个月,儿子说非清华不上,这让段远林很生气他担心儿子一旦失误会受到伤害。

中国艺术生高考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感谢中科鸿基提供服务器网络支持
Copyright © 2007-2011 a211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