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读,是七十年代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存在于农村和城镇高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就是落榜的往届高中毕业生,通过高中复读,再次参加以后年度的高考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今天的许多地方依然存在和流行。高考复读生,一般在考试经验,知识的掌握和熟悉上明显优于应届高考生。在每年的高考结果评比中,复读生多的学校,也明显优于其他学校;复考生招录质量好的学校;明显优于复考生差的学校。对于出身农村的孩子而言,如没有好的就业出路和创业机会,大多数人只能选择高考复读的道路。考上了就能圆个大学梦,以后有个稳定的商品粮工作,一辈子过上衣食无忧的轻松生活;一旦最终不能考中,就只能和父辈们一样,继续那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所以那时许多高考落榜生,都曾前仆后继的拼着复读,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有的甚至复读八年才最终考上大学,精神和毅力可谓是我们高考复读生之楷模。
89年高考落榜后,我便也加入了这高考复读大军的行列,曾经经历过三年的艰苦复读生活。说艰难,不仅仅有生活上的困窘,更有精神上的压抑和痛楚。我复读的那几年,家里刚刚新盖了房子,欠了一屁股债,经济很是拮据,经常是借了东家还西家。我在学校也是时常向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老师,借钱借菜票。再加上连续几次高考失利的心里压力,以及看到一些家庭条件好的未复读同学,陆续赚钱结婚,我的精神简直要崩溃。当然,那时复读的同学之间关系都不错,大家都曾是落榜生,有着患难与共的感觉。无论是学习方面,生活方面,还是思想方面,大家总有着说不完的话题可以交流。那时,每逢农忙时节,我们常常自觉组成互助组,帮助家庭劳力有困难的同学和老师干农活,在劳动当中同学情,师生情,每每都会无限加深。那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真可谓是,生活上互相关照,学习上互相帮助,感情上互相寄托,精神上互相鼓励,思想上相互信赖啊!
“一起复读寒窗苦,千军万马独木桥,屡败屡战意志强,相互帮衬同克艰”这正是我们复读几年的艰难生活的总结,再次回首往事,依然让人感动万千。